当前位置:晟景文旅 > 文旅百科

乡村振兴应注意哪些问题?八个方面需引起重视!

时间:2022-04-18 15:36 浏览:146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农村发展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贪大求全、操之过急、风吹草动。那么,乡村振兴应注意哪些问题?八个方面需引起重视!

1.过度行政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协调、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方面的主导作用。在这些重要领域,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政府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政府无法通过指标、行政命令等手段推进乡村振兴。凭借其控制的资源优势和垄断力量。不能以损害农村发展的市场机制和要素配置市场化为代价推进乡村振兴。当前,原有体制的惯性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际进程,这是最需要警惕的方面。地方政府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浪费大量政府资源难以避免,容易造成农民中改革回潮的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因强行干预而引发不必要的潜在社会矛盾。

2.静态性谋划。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在准确测算乡村衰退程度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我们必须对农村地域空间的发展方向和人口规模的动态变化趋势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判断,合理把握当前条件下村庄演变的规律性趋势。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无论是村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还是基于现有户籍人口的规划,都过于简单化地确定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未能充分考虑实际人口大幅减少的现实。所以乡村振兴的空间布局应该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尤其是村庄改造,不能追求所有村庄的全部不合理覆盖。要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精准发力。

3.高标准攀比。

推动乡村振兴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在区域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其强大的驱动力和激情值得鼓励和支持。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过度甚至超常地关注周边地区的发展对比,已经成为地区间“赛跑”的驱动力和新标杆,甚至演变为除招商引资“恶性竞争”之外,周边地区或同类型地区之间乡村振兴规划建设标准的又一次“竞争”。这种不计成本的高标准盲目攀比,不仅造成了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冲击了厚重的乡村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情感价值。导致乡村振兴误入歧途或迷失方向,进而失去乡村特色,转化为失去吸引城市人口独有特征的异化过程。

4.同构性加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一些地方在产业选择上存在两个倾向性问题:一是过度追求规模偏好,盲目追求集中连片,要求大尺度农业景观效应;第二,过度开发乡村旅游。虽然乡村旅游在产业融合的条件下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因此,乡村总的来说,振兴过程中的产业选择应坚持优化提升主导特色产业的产业选择基准,高度重视适度规模的引导,而不是过度追求高成本的连片集中,主要以“小群体”、“小集中”、“强服务”的方式实现适度规模,创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5.目标认识不够。

乡村振兴五大目标: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循这五大目标的先后顺序。一是做好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如果生态好了,宜居了,农村氛围改善了,治理改善了,就容易吸引少数能人返乡。乡村振兴的五个目标中,最难的是工业的繁荣。工业的繁荣要等待时机,然后就会实现。互联网等新技术将带来机遇,城市网络的扩展以及城市产业和市民需求的升级也将带来机遇。

6.盲目快速推进。

乡村振兴需要顶层设计、规划谋划、稳扎稳打。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产业振兴尤为需要。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为了短期政绩盲目上马项目。产业振兴只有在确定和有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做,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整体来看,国内产能过剩,乡村人才和技术相对匮乏,很难找到市场空白点。农民个人或者村集体愿意自己做。虽然放开了,但政府不能一哄而上,干部也不能过多介入。乡村产业的财务投资风险更大,难度更大,很难看准。当你不确定的时候,你宁愿慢下来。

7.小农结构分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的振兴是一个开放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主要靠乡村内部有限的自我积累来推动,也不能完全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支撑。吸引城市社会资本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选择。实践也证明,合理引入城市资本进入乡村开发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资源激活效应。但是城市资本的进入要有门槛,要有控制。因此,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预见小农户结构分化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因势利导加以推进,又要防止以非正常的方式“排挤小农户”,以发展现代农业的名义“消灭小农户”。

8.二元化结构加重。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既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又要在实现城乡驱动发展向城乡共同发展转变的基础上,创新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而且需要同步改善乡村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二元结构矛盾,通过持续的全球努力,逐步均衡地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目前各地都处于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的重要时期,但乡村振兴实际上表现出了更明显的选择性振兴的偏向。因此,振兴乡村必须坚持整体观和全局观。在试点选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代表性。要开展多层次、多类型、多维度的试点,探索多元化、多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确保乡村振兴试点取得实效、经验可复制、全域可推广。

结语:

乡村振兴必须选择新思路,拓展新路径,实现新突破。在地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关注下,既要有机遇意识和紧迫感,又要及时应对,动作要快,力度要大,避免认知偏差和制度约束,及时关注和解决一些新出现的问题。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处理。从本网站转载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网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