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晟景文旅 > 文旅百科

景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哪些?主要有五个方面!

时间:2023-04-26 16:40 浏览:3704

狭义的规划是指制定或实施某种计划的过程,广义的规划是指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和特点进行的发展规划。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区划是旅游规划和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有利于旅游区的规划和开发,而且有利于旅游区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的管理。那么,景区规划的空间布局有哪些?主要有五个方面!

1. 同心圆布局。

在国家公园中较为常见。从内到外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开放区。中心是保护区,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越走出去,旅游开发的力度就越大。

2. 野营地式布局。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不适宜建造大型宾馆的旅游区。它是在对整个旅游区进行适当次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兼顾功能的互补性,并注重次区域内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

3. 多核模式布局。

核心是一个被严密保护的自然区域,周围是休闲区,最外层是服务区。双核布局为游客的需求和自然保护区之间提供了商业联系。通过精心设计,服务功能集中在保护区边缘的辅助社区。

4. 社区-旅游吸引物布局。

也就是说,社区与旅游景点的综合体是一个安排在旅游区中心的社区服务中心和一组分散在周边的旅游景点的综合体。通常情况下,旅游服务中心布置在景区的中心位置,周边建有其他景点,服务中心与各景点之间有发达的交通线路相连接。

5. 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在自然风光魅力突出的旅游区,这种布局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自然景区的吸引力。布局以娱乐为主,其次是住宿。环酒店平面布置图:缺乏明显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此布局以豪华酒店为核心,布局上注重酒店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设施体系。

结语:

旅游景区的空间布局实际上是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地、旅游资源和设施进行分区的过程。它需要遵循主题性、主导性、整体性、功能单位集中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景区的空间布局对旺季游客流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景区的规划中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处理。从本网站转载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网站无关!